爱游戏ayx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内蒙古新闻网新闻中心要闻科教文卫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石海波(左侧)在内蒙古种星种业有限公司科研育种基地进行指导。
科技特派员白志刚(右侧)在王爱召镇王爱召村现场示范倒伏小麦人工扶直扎梱防腐防穗生芽方法。
面对近期大范围强降雨造成的农牧业生产不一样程度的受困,自治区科技厅发布《关于组织全区科技特派员和“三区”科学技术人才开展救灾复产科技服务活动的通知》,引导动员全区科技特派员和“三区”科学技术人才当好救火队、智囊团。
连日来,内蒙古各地科技特派员和“三区”科学技术人才,奔赴田间地头,就科学管理农作物、高温高湿环境下防治病虫害等急难问题,给出科学建议,千方百计服务农牧户。
7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呼和浩特市科技局联合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走进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碾格图村的内蒙古种星种业有限公司科研育种基地,工作人员正在为今年的玉米育种进行套袋授粉。
“雨量较多时,会面临养分淋失的问题,在处理完排水工作后,就要注意补充氮肥,并配合钾肥的补施。”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石海波在查看土壤湿度和玉米长势后表示,连绵的阴雨天气除了对玉米授粉有所影响以外,还会影响到玉米的正常生长。因此,积水田块要及时排除积水,避免玉米根系因缺氧影响植株生长。若无法及时排水,应以叶面喷施的方式及时补充氮肥。
内蒙古种星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玲说:“此次强降雨,检验了公司新品种种星718ZX978的抗倒性、抗涝性。但对我们的田间管理增加了一些难度,还好现在有了专家,让我们做好了田间管理。”
据了解,当前正值玉米授粉结束阶段,雨后田间管理最重要的包含及时排水、补施肥料和倒伏管理等。针对玉米倒伏问题,石海波建议:“是否扶起倒伏的玉米应该要依据详细情况来判断。首先要看地块的情况,经过长时间的吸水,玉米茎秆易脆,容易扶断;其次要看玉米生长阶段,如果正是授粉的关键期,要使用无人机辅助授粉,但要注意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和风速,避免将花粉直接吹落到地上,甚至折断雄穗。此外,拔节期要结合施肥进行中耕起垄,能加强植株抗倒性,起到旱时集雨补水、涝时排水散墒的作用。”
在位于根堡村的呼和浩特市绿联种植专业合作社果蔬种植基地,负责人陈俊英和工人们正忙着加固大棚。
“现在西红柿正在开花坐果,豆角、葡萄长势良好。目前,大棚比较潮湿,为了安全考虑,等大棚彻底干燥加固完成后,再陆续进行采摘和新一轮的定植工作。眼下,我们特别担心病虫害的发生。专家来得真是太及时了。”陈俊英说。
“尽快使用铜制剂或春雷霉素等进行土壤消毒,并根据作物种类及时追肥或喷施叶面肥。”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教授樊丽经过田间调研,给出建议。
精锐部队筑起“科技防线日,巴彦淖尔市迎来强降雨并夹杂冰雹,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五原县等多个地区的农作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巴彦淖尔市第一时间组织228名科技特派员、“三区”科学技术人才赶赴现场,用专业方面技术筑起粮食安全“科技防线”。
在塔尔湖镇,“三区”科学技术人才马捷蹲在网纹蜜瓜大棚里的田垄上,观察饱受浸泡的瓜苗,制定技术方案,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着不同地块应对措施,“这棚里的水刚排完,得赶紧把四周围裙膜掀开通风,撤掉行间的地膜,就像给作物松松衣领,拂去叶片上的湿气和露水,让它们能好好喘气。”
这支科技服务队在救灾过程中,根据作物种类、受灾程度开出“精准药方”,排水完成后组织农户喷施磷酸二氢钾、氨基酸叶面肥补充营养,喷施芸苔素内酯增强作物抵抗力,喷施噻唑锌、喹啉铜或噻霉酮等防治细菌感染;还手把手教授农户作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技巧,并主动对接保险公司推动快速定损。“有专家指导技术,有保险兜底损失,咱们一定能挺过去。”村民们感慨。
“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特派员,我这一年就白干了。”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树林召镇张铁营子村养鹅户红着眼眶说道。
云收雨歇,但洪涝来去无常,未雨绸缪少不了科技加持。达拉特旗科技发展服务中心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将加强完善“专家+农户+数字化”服务模式,扩容科技特派员队伍专业领域,通过强化产学研协同攻关,把更多新技术、新模式送到农户手中,让科学技术创新不仅成为日常生产助推器,更成为抵御风险压舱石,持续为我区农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及庆玲呼和浩特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武子暄)(图片由受访者提供)